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近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顺利通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省级绿色城区技术核验,成为江苏省今年仅有的两个绿色城区项目之一。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标志着该校区规划的“绿色、低碳、智慧、人文”现代化校园建设目标,在技术实施层面全面达标,也标志着该校区在奔向世界级现代化校区的目标上又进一步。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项目位于苏州高新区,其中西校区建设内容包括学生生活综合体、文体中心、北大楼、公共教学楼、图书馆科技信息中心、科研综合体等,总建筑面积约76万平方米。苏州校区是南京大学走出南京的第一个综合性大学校区,是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大苏州校区于2020年立项江苏省城乡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验收后获得“江苏省绿色城区示范区”称号。示范项目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联合组织,通过专项资金精准扶持与专业技术引导,系统推动绿色建筑领域高质量发展,重点聚焦绿色城区高品质集成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等五个核心方向,示范项目是对绿色建筑领域优秀实践的制度化扶持,引领城乡建设向绿色低碳、智慧高效转型。
作为江苏省绿色城区建设的重点工程,南大苏州校区以1.12平方公里的建设规模,在设计、施工阶段便将绿色低碳理念深度融入每一个环节,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管理,打造集人文底蕴与科技智慧于一体的高品质校园典范。
据介绍,项目始终兼顾“南大文脉”与“姑苏意蕴”的规划理念,以及未来大学空间模式的塑造,在景观工程与建筑细节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建筑外立面装饰线条借鉴苏式园林窗棂纹样,通过UHPC预制混凝土构件批量生产实现文化符号的现代转译,兼顾美观与环保。项目团队严格遵循“超低能耗、可再生能源优先”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采用临设光伏系统、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空气能热水器等设施,降低建设阶段能耗需求,目前已取得江苏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此外,施工团队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对西校区各单体建筑进行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从构件预制到现场拼装,通过BIM模型模拟施工进度与资源调配,减少材料浪费与施工误差。
目前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东区已运行近两年。据此前消息配资炒股股,校区西区各单体建筑已全面进入系统调试及竣工移交阶段,将于今年9月启用。
老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